首页  公告  最新动态  研究生招生工作  学术队伍  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研究生园地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管理文件汇编 
最新消息: · 【聚焦科研】我校佟立教授主编学术专著《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研究》推介         · 【聚焦科研】我校佟立教授主编学术专著《生态文明术语解读与英译新探》推介         · 【聚焦科研】第十七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吕纯山         · 【聚焦科研】我校佟立教授主编的《生态哲学译丛》成果推介         · 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 我校佟立教授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         · 【聚焦科研】天津外国语大学“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骆长捷         · 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做客我校“求索”高端学术论坛         · 我研究所组织申报的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获教育部批准         · 佟立教授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出版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成果>>正文

代表性论文
2017-12-13 13:09     (阅读次数:)
序号
第一作者
论文名称
出版刊物名称
刊期
1
 立
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文化裂变——后现代文化传媒特性探析
《理论与现代化》
2013.06
2
 立
关于后现代理论术语翻译的哲学思考
天津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并载《中国翻译》
2001.06
3
 立
全球化新趋势及其影响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1
4
 立
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与时代逻辑和全球视野
天津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并载《天津社会科学》
2003.06
5
 立
霍尔:现代中国和后现代西方
《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
2004
6
 立
哈贝马斯:走出主体哲学的另一条道路:交往理性对主体中心理性
《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
2004
7
 立
全球化进程中的后现代设计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4.08
8
 立
当代西方文化哲学的研究视野与我们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思路
2007天津社会科学年鉴》(学术专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06
9
 立
现代西方思想文化核心术语对我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天津市第七届( 201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载《天津学术文库》,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11
10
张国敬
康德著作英译文本的特点分析与汉语误译——与何兆武先生商榷
《世界哲学》
2011.01
11
 红
詹明信第三世界文化理论关键术语的解读
《理论与现代化》
2013.07
12
 红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理论关键术语的述评
《中外教育研究》
2011.10
13
 红
哈贝马斯、拉法丹和沃尔泽关于政治与宗教的对话
《国外社会科学》
2012.01
14
 红
从“对话”到“延异—播撒”——伽达默尔和德里达翻译文本意义产生机制理论之比较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2.03
15
 红
文化间的对话与融合——从美华流散文学作品主题的变迁看文化间的复调性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03
16
 红
<岛 >展现的实用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情结
《名作欣赏》
2012.06

17
吕纯山
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Ζ卷第 7-8章中的形式概念
《哲学研究》
2010.10
18
吕纯山
《形而上学》中的实体( ousia)标准及Ζ3在Ζ卷中的地位
《世界哲学》
2011.02
19
吕纯山
《形而上学》Ζ卷种( eidos)概念的复杂性”
《哲学门》
2012.12
20
吕纯山
《形而上学》ΖΗ卷的定义
《中国学术》
2013.07
21
 虹
超越形而上学的语言观——塞尔言语行为学说解读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05
22
 虹
杜威的工具主义语言观及其当代意义
《理论与现代化》
2012.05
23
 虹
关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学说解读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06
24
骆长捷
论默会论的辩证性内涵——兼谈其对 SSK的理论借鉴意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25
骆长捷
休谟因果性理论的历史性解读
《兰州学刊》
2010.11
26
骆长捷
休谟的信念理论及其哲学之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27
骆长捷
柏拉图的正义理论探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28
骆长捷
实在论、反实在论和准实在论
《北方论丛》
2011.01
29
 倩
从哲学诠释学到本体诠释学——伽达默尔与成中英对本体论的探讨
《天津市社会科学年鉴( 2009年卷)》
2010.02
30
 倩
罗光牟宗三先秦儒学观比较研究
《中国哲学史》
2010.01
31
 倩
罗光的儒家超越问题思想探微
《哲学与文化》
2010.03
32
 倩
冯友兰与梁漱溟人生哲学比较
《思想战线》
2012.02
33
 倩
梁漱溟冯友兰人生哲学比较
《天津市社会科学年鉴》
2012.06
34
 倩
“儒学超越性”的现代论争研究
天津市教委项目研究或咨询报告
2012.12
35
 倩
“超越性”还是“非超越性” ­­——安乐哲儒学天道观论析
《齐鲁学刊》
2013.02
36
陈海平
波普对科学理性的贡献
《学术论坛》
2000.04
37
陈海平
波普“渐进改良”历史观及其哲学依据
《社会科学论坛》
2002.10
38
陈海平
波普政治文明观探析
《社会科学论坛》
2006.03
39
陈海平
公共领域与人的自由
《河北学刊》
2006.05
40
陈海平
从主体性的内在困境到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超越
《云南社会科学》
2006.07
41
陈海平
卢梭的“公民性”理论及其启示
《理论探索》
2008.03
42
陈海平
公民性消失与人的异化
《山西师大学报》
2008.05
43
陈海平
卢梭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
《理论导刊》
2008.07
44
潘道正
康德黑格尔审美论的二律背反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01
45
潘道正
从解释到改造——也论马克思恩格斯对形而上学的终结
《南京社会科学》
2004.06
46
潘道正
翻译之不可能——评德里达对翻译的结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47
潘道正
论《荷马史诗》中的女性美观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48
潘道正
基督圣像:从冲突到审丑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01)
49
潘道正
圣像之争:冲突与融合中的审丑问题
《东方丛刊》
2009.02
50
潘道正
顾彬式批评:反击与反思
《社会科学论坛》
2010.20
51
潘道正
苏格拉底“选美”:一个审丑问题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52
郑海呐
多元过程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53
郑海呐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多维度阐释
《求索》
2008.01
54
郑海呐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升华
《道德与文明》
2010.02
55
郑海呐
文化力与民族精神的培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56
赵学珍
马克思主义“两种尺度”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术探索》
2008.05
57
赵学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05
58
赵学珍
马克思“两个尺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江汉论坛》
2010.05
59
赵学珍
“两个尺度”思想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60
赵学珍
经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
2011.02
61
季文娜
美国历史文献中映射的逐级霸权
《前沿》
2012.02
62
胡向华
哈丁:从女性经验主义到女性主义立场的认识论
《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
2004.05
63
胡向华
笛卡尔式的男性化思维
《理性与启蒙:后现代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
2004.05
64
周和军
禅宗本体与严羽“以禅喻诗”
《宗教学研究》
2007.03
65
周和军
文化经典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传播研究的现实意义
《理论月刊》
2011.03
66
张绍斌
老子之“道”和薄伽梵歌中的“原人”比较
《南亚研究(季刊)》
2010.01
67
 楠
文化政治研究中的教育诉求——理查德·罗蒂的教育哲学述评
《天津市第七届( 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11
68
沈学甫
拉康的主题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10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